行
业
产
品
功
能
资料名称: | 新能源与智能配电网动态模拟实验平台 |
---|---|
资料类别: | 产品样本 |
行业类型: | |
设备类型: | |
适用对象: | |
资料大小: | 706KB |
资料分值: | 0 |
下载次数: | 9 |
发布时间: | 2019/4/26 18:06:34 |
提供单位: | 江苏和网源电气有限公司 |
授权方式: | 由以上单位免费提供。 |
关键词: | 电力系统综合试验研究平台 |
资料简介: | 一、动模实验室建设目标 智能配电网动模实验室建设以实用性为原则,严格按照电力行业标准的要求建立模型,采用现代化的控制方式,模拟原型系统的控制设备特性,使模型系统更真实反映原型系统,力争将动模实验室建设成为实用性强,使用维护方便的电力系统综合试验研究平台。 本实验室适用于配电网35kV/10kV/0.4kV电压等级的各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新能源设备、储能设备、故障录波等装置的研发试验、验证试验以及入网试验。试验室建设目标如下: 1)满足电力行业实验标准,是清洁能源及配电网(微电网)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平台,为电力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实用、新型的配电网(微电网)动态模拟实验平台,是技术创新和集成创新的研究基地,能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和实训基地; 3)建设成为可视化、数字化、标准化、控制测量系统自动化的现代化实验平台,为我国配电网(微电网)发展作贡献; 4)为分布式能源和微电网协调控制器、能量管理、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以及自动化设备提供可靠的试验手段和验证环境。 二、适用环境条件 1)海拔:≤3000m; 2)环境温度(室内): 最高气温:55℃; 最低气温:-10℃; 最大日温差,25℃。 3)最大相对湿度:日平均:95%,月平均:90%。 4)工作温度:-10℃~55℃; 5)抗振能力:水平加速度0.3g,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 6)安装方式:满足无专设屏蔽、无抗静电措施的室内安装。室内有无空调均可。 三. 实验平台规模和特点 根据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对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时性、可持续发展性设计,模拟设备采用单元式结构,可以任意组合,每个单元均有测控装置,具体单元组如下: 1.电源单元——发电机(各种电源)、变压器和并网开关组; 2.开关单元——线路开关、电流电压互感器组; 3.线路单元——各种模拟线路元件组; 4.负荷单元——负荷开关、变压器和负荷组; 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建立不同模型。 建模特点:一次系统搭积木式任意组合、二次系统采用微机组态软件。 三、动模实验室开设的试验项目 新能源与智能配电网实验室可以进行以下科学实验研究: 1)清洁能源特性研究以及负荷特性实验研究; 2)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协调控制实验研究; 3)清洁能源对末端配电网季节性卡口就地补偿性实验研究; 4)实验研究小型分布式能源接入对配电网的影响; 5)实验分析配电网的线路损耗、变压器损耗等针对配电网经济运行进行研究; 6)实验分析谐波、三相不平衡对配电网损耗的影响,研究谐波、三相不平衡等对电能表计的影响; 7)实验研究用电负荷的变化对配电网损耗的影响; 8)实验研究多能源互补微电网系统的网络拓扑及其优化配置,研究不同类型微电源的分散控制策略; 9)实验研究适应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微电网特点的电力电子变换器; 10)实验研究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控制,实现微电网独立和并网运行模式的平滑切换; 11)实验研究微电网内部风/光发电及常规电源和负荷的特性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微电网的特性对电力系统的相互影响; 12)实验研究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微电网监控与能量管理,建立微电网在独立和并网运行时的控制策略; 13)实验研究多元发电装置的投切、部分负荷的投切以及蓄电池的充放电的控制; 14)实验研究微电网的配电系统继电保护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四、标准和规范 设备除按照招标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外,其余均遵照最新版本的电力行业标准(DL)、国家标准(GB)和IEC标准及国际单位制(SI),这是对设备的最低要求。 因篇幅有限,详细产品资料及技术方案请联系和网源电气13705096777(林经理)13705096777@139.com获取。 访问官网了解更多 |
若您已登录,点击后可直接下载。
否则请点击后根据提示登录,或者免费注册后下载。